第十四章 论功行赏(1 / 2)

南朝宋主 竟陵王 1126 字 2023-06-09

刘诞预想过刘劭反会咬他一口,因此并不慌忙,道:“回父皇,确有此事,但那时,儿臣并不知太子欲行叛乱之事,他是太子,儿臣承诺效忠于他,亦是效忠父皇。至于收下礼物,太子言这是以兄之名为儿臣庆婚,儿臣当时以为这是太子身为兄长对弟的关照,心中感动。”  刘义隆点点头,道:“朕曾问你如何看待太子巫蛊之事,那时你便进言,请朕念父子之情,给予太子改过自新的机会,你对太子已然仁至义尽。”  说到这儿,刘义隆改对刘劭道:“休文以仁义待你,你却反咬他心怀不轨!鬼神当真夺了你的魂魄,弑父不成,便又害弟。”  刘劭忙道:“父皇……”  “住口。”刘义隆打断刘劭,对左右道:“将他带下去,朕再也不想见他。”  左右这次不待刘劭说话,将刘劭押了下去。  刘诞等左右将刘劭押下,便取出兵符,双手奉上,道:“叛乱已平,儿臣将兵符交还。”  刘义隆看着刘诞手里的兵符,道:“叛乱刚平,局势混乱,你现在交还兵符,是想推诿责任么?”  刘诞道:“儿臣不敢推诿,父皇有命,儿臣必定竭心尽力。但兵符关系重大,儿臣才微德寡,不敢持此重器。”  “好啊。”刘义隆点头赞叹,然后对王僧绰道:“王卿以为如何?”  王僧绰道:“兵符可先收回,平叛之功,需召集众臣商议后,再论功行赏。”  刘义隆点头,又问徐湛之和江湛道:“二位卿以为如何?”  徐湛之和江湛同声道:“臣附议。”  刘义隆于是命王僧绰取回兵符,对刘诞道:“休文,你且先回,收编东宫卫队,明日朝会,论功行赏。”  “是。”  刘诞行礼,退了出去。  ……  次日朝会。  文武百官俱在。  刘义隆先颁布圣旨,废太子刘劭,贬为庶民,流放宁洲,赐始兴王刘濬死罪,鞭杀严道育。  接着,便是论功行赏。  刘义隆将浙东五郡升置为会州,以刘诞为会州刺史,都督会洲诸军事,原骠骑大将军如故,同时加中军将军,兼任中书监。  南平王刘铄原职如故,加光禄大夫,兼任中书侍郎。  另调建平王刘宏入建康,原职如故,加太仆卿,兼任黄门侍郎。  其他如袁淑、卜天与、禁军兵将,另有封赏。  东宫卫队,编入禁军,由刘诞暂领。  刘诞获得如此高的封赏,高兴没有多少,忧虑倒是添了许多。  因为刘义隆不仅封赏了他,同时也让刘铄和刘宏进京,这说明刘义隆并没有确定立谁为太子。  只要大位不定,一切都是假的。  而且他还因为功劳的缘故,成了最热人选。  在其他的竞赛中,成为最热人选自然不错,可这是夺嫡,最热人选就是一个活靶子。  而且这还极有可能是刘义隆的测试。  刘诞想了想,想以退为进,进言道:“父皇,此次平叛功成,上仰父皇天恩,下赖将士用命,儿臣不敢居功,望父皇收回成命,只派儿臣到会稽守镇即可。”  刘义隆道:“圣旨已下,朕岂有戏言?此事已定,你无需多言。”  刘诞无奈,只得领命。  ……  朝会散去,刘义隆叫王僧绰、徐湛之,江湛同去西殿。  刘义隆问三人道:“如今东宫无主,三位卿以为谁可入主?”  江湛道:“臣请立南平王。”  徐湛之不遑多让,道:“臣请立随王。”  王僧绰想了想,道:“废太子刘劭,臣曾以为其人品贵重,却不料其暗藏祸心,今随王,南平王,建平王皆有各有所长,但臣恐三位殿下重蹈废太子覆辙。”  刘义隆点头道:“王卿所言,甚合朕心。朕意,暂不立太子,静观其变。”  王僧绰道:“但臣亦恐三位殿下同留京城,引夺嫡之争,萧墙之祸。”  江湛一心拥立刘铄,便想趁机点刘诞一下,进言道:“王公所言,直中要害,随王今获大功,位高权重,若随王行废太子之事,又有何人能挡?”  刘义隆闻言,脸色微变,道:“若随王欲行废太子之事,昨夜即是最佳时机。倒是南平王,昨夜欲斩废太子而立功。”  江湛吓了一跳,连忙道:“臣失言。”  王僧绰道:“江公所虑并非全无可能。昨夜随王若行废太子之事,一则无太子之名,二则随王所领禁军与南平王军士,只愿为护陛下而战。”  刘义隆听了王僧绰的话,点了点头。  其实刘义隆心里何尝不知道这些原因。  作为皇帝,刘义隆对能威胁到他帝位的人,都持戒备之心,所以他封赏刘诞和刘铄之后,又把没有平叛之功的刘宏调入京城。  刘义隆此举既有在这三位皇子里选立太子之心,又有让刘诞他们相互牵制之意。  这些事,刘义隆心里一清二楚,他问王僧绰三人,只是再一次确定他们的立场。  如今立场已明,刘义隆不再多说,让他们退下。  ……  刘诞自皇宫回去,一路低头沉思。  如今刘劭被废,他的第一个大敌已除,他成了太子之位的热门人选,他明面上的敌人,是刘铄和刘宏。  但是熟知历史的刘诞知道,在历史上,接下来的皇帝是老三刘骏,刘骏传位给刘子业,后被老十一刘彧篡位,刘彧之后,再传两位,刘宋被被萧道成夺取,改朝为齐。  现在刘骏坐镇江州,刘彧已封湘东王,萧道成正在率军征讨仇池国,这几位老兄都有可能成为他的对手。  当然,除去这些外,他可能还有一个最大,也是最迫切的对手,刘义隆。  刘诞回到府邸,